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创新求突破 激活新动能 2024年宁夏工业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4-12-25 来源:业务众包平台

  2024年,宁夏工业创新动力强劲,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占宁夏全区R&D经费投入的78.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对全区R&D经费投入的贡献突出。

  火箭烧上“宁夏煤”!宁夏煤基航天煤油助力长十二火箭首飞。这是一条令人振奋的创新成果。宁夏煤业通过与航天六院一六五所、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煤制油公司的通力合作,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煤基航天煤油,对保障航天能源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创新求突破,激活新动能。

  宁夏工业,将“创新”深深植入企业的发展基因中。

  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推出的产品“基于CAT.1通信的防拆检测超声波水表”获得专利,相对传统水表计量更加准确,并且计量精度更高,故障率更低;

  在第四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赛道)全国总决赛上,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变速箱加工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斩获全国一等奖……

  “接续开展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12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宁夏全区工信领域深入实施创新精神培育行动,举办了工信企业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能力提升等各类培训班,对来自全区的500多名创新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负责人进行培训,植入创新基因,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和能力,着力推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包2.1

  同时,加力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的2个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专利布局优的农机装备,进行专利优先审查;推荐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粘结剂喷射铸造砂型3D打印技术等5项技术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进适用技术;推荐华新智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MMS制造执行精益化管理系统等6家企业的项目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

  揭榜攻关,产业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聚焦产业发展,创新攻关服务手段,通过“揭榜攻关”“赛马制”等,引导企业积极揭榜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不断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从“1到100”的落地开花。

  银川隆基硅研发的提升单晶硅拉晶工艺效率及晶棒品质关键技术,效率品质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北伏科技突破了氮化铝粉体、基板、结构件、功能器件全产业链量产关键技术,开发出碳化硅导电陶瓷和芯片抛光环;深燃众源天然气提氦技术打破了国外行业壁垒,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战略氦资源短缺的卡脖子问题……

  今年,宁夏累计验收揭榜攻关项目45个,拟对21个揭榜攻关中期评估合格及通过验收项目拨付支持资金1897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共投入揭榜资金6900万元,撬动企业资金投入8.3亿元,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工程化技术瓶颈,有力支撑了宁夏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创新水平,宁夏做好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为企业培育创新发展的良田沃土。

  今年,宁夏印发了《贯彻落实〈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实施方案》,为提升制造业可靠性水平奠定了政策基础。并组织实施百项标准研制研制引导计划,引导工业企业围绕新型材料、数字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研制新标准,征集标准研制引导计划55项。组织企业制定重点领域标准,共享集团成功创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支持开展标准验证和成果转化,提升智能铸造国际化水平。

包2.2

  在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有机液体储氢、可降解塑料等“明星”项目被引入,有望尽快完成成果转化落地。

  “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中试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先行先试,在国内率先推进中试项目按照科研项目审批——产业化项目管理。另一方面,紧抓建设宁夏高等研究院,推进东西部协同创新。

  今年,宁夏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继续推进宁夏高等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开展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培育提升行动,努力将宁东中试基地列入全国中试平台优秀场景,争创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

  “将不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技术攻关战。”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宁夏将开展新一轮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挂帅,重点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形成一批核心技术成果,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技术创新力量厚植行动,强化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实施质量标准能力提升行动,着力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宁夏工业,正以科技创新促转型、以科技创新优动能、以科技创新求突破,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基础能力再造、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走出一条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