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银川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的使命任务,一年来,银川在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过程中有哪些积极成效?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在先行探索、深化改革、创新创造上闯出新路子?日前,记者专访了银川市委副书记、市长陶少华。
陶少华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银川牢记使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银川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积极鼓励创新,出台实施意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市研发投入增长40%以上,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2.01%;设立“银川新星”“银川英才”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紧密融合,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培育科技领军人才100名,科技创新团队135个;高效单晶硅电池量产化、磁悬浮飞轮储能、奶牛体外胚胎生产和胚胎移植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三新”产业、“两都五基地”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获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试点,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蝉联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跻身全国数字城市百强等。
陶少华表示,下一步,将落实好自治区赋予银川“五个首府”“四个表率”的重要要求,抢抓强首府战略机遇,着力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力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创新动力充沛、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强劲的创新发展引领市。
一是打造高水平创新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成长链和企业库,促进大中小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二是培育高水平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三新”产业,加快打造“两都五基地”,全面构建“3+9+N”现代产业群链,抢先布局氢能、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建好高品质创新平台。依托“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品牌,持续深化“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提升“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枸杞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能级,推动高产奶牛繁育研究院建设,打造世界一流葡萄及葡萄酒研发机构。
四是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入开展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三个倍增行动”,实施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吸引更多青年学子创新创业。落实好人才兴市“30条”、优秀企业家服务保障卡等政策措施。
五是构建高质量创新生态。持续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搞科研。